2008/12/24

平安夜的记忆

对于我来说,平安夜本来算不得什么。
圣诞是外来的,不像传统的节日,比如春节,是儿时的各种记忆,有鞭炮,有新衣服,有好吃的,有压岁钱,与家庭和团圆联系在一起,而圣诞是属于朋友的。
以往的平安夜,是和朋友一起度过的,腐败,小礼物,K歌,压马路,年轻人在一起,总是很开心。
今天的平安夜,属于有关朋友的记忆。

--
好梦只是一夜,仅此而已

2008/12/08

这鸡蛋真难吃

A:这鸡蛋真难吃。 
B:隔壁家那鸭蛋更难吃,你咋不说呢? 
   
A:这鸡蛋真难吃。 
B:请拿出建设性的意见来,有本事你下个好吃的蛋来。 
   
A:这鸡蛋真难吃。 
B:下蛋的是一只勤劳勇敢善良正直的鸡。 
   
A:这鸡蛋真难吃。 
B:比前年的蛋已经进步很多了。 
   
A:这鸡蛋真难吃。 
B:你就是吃这鸡蛋长大的,你有什么权力说这蛋不好吃? 
   
A:这鸡蛋真难吃。 
B:你这么说是什么居心什么目的? 
   
A:这鸡蛋真难吃。 
B:自己家鸡下的蛋都说不好吃,你还是不是中国人 
   
A:这鸡蛋真难吃。 
B:***,我怀疑你是轮子 
   
A:这鸡蛋真难吃。 
B:光抱怨有什么用,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努力去赚钱 
   
A:这鸡蛋真难吃。 
B:台湾网T,gun,这里不欢迎你 
   
A:这鸡蛋真难吃。 
B:幼右心理阴暗,连鸡蛋不好吃也要发牢骚 
   
A:这鸡蛋真难吃。 
B:该鸡蛋被一小撮不会下蛋的母鸡煽动导致变臭 
   
A:这鸡蛋真难吃。 
B:该用户发言已被管理员屏蔽 
   
A:这鸡蛋真难吃。 
B:中国的鸡蛋就难吃,美国的鸡蛋就好吃?卖国贼! 
   
A:这鸡蛋真难吃。 
B:台湾的鸡蛋好吃,你去呀,看不核平了你! 
   
A:这鸡蛋真难吃。 
B:中国的鸡蛋已经可以打败美国的鸭蛋,自豪! 
   
A:这鸡蛋真难吃。 
B:祖国的鸡生的蛋,再难吃我也不嫌弃! 
   
A.这鸡蛋真难吃。 
B.外国主子给你多少钱,你在这儿胡说? 
   
A.这鸡蛋真难吃。 
B.你竟敢说我们养鸡场的鸡蛋难吃?你站在谁的立场上说话? 
   
A.这鸡蛋真难吃。 
B.端起碗吃蛋,放下筷子骂娘,不知好歹,忘恩负义,无耻! 
   
A.这鸡蛋真难吃。 
B.难吃的鸡蛋是极少数,绝大多数鸡蛋是好的,是优秀的,是经得起考验的! 
   
A.这鸡蛋真难吃。 
B.这是少数不法分子在蒙蔽不明真相的群众! 
   
A.这鸡蛋真难吃。 
B.这是别有用心的煽动,你想干什么? 
   
A.这鸡蛋真难吃。 
B.这是谣言,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我们的鸡蛋都是合格的! 
   
A.这鸡蛋真难吃。 
B.这是没有根据的,希望媒体能客观报道。 
   
A.这鸡蛋真难吃。 
B.我看,有些人的鸡蛋不怎么样,我们的鸡蛋好五倍! 
   
A.这鸡蛋真难吃。 
B.正确的导向是我们养鸡场之福,错误的导向是我们养鸡场之祸! 
   
A.这鸡蛋真难吃。 
B.我们养鸡场处于初级阶段,必须坚持基本养鸡方法二十年不动摇! 
   
A.这鸡蛋真难吃。 
B.我们要建设有自己特色的养鸡场,让母鸡下出有自己特色的蛋! 
   
A,这只鸡蛋真难吃。 
B,虽然口感差了点,但对我们的身体是有益的,如果擅自引进一只美国蛋,我们的吸收系统和胃的承受力乃至整个内分泌,恐怕都会崩溃的。――理性左派学者。 
   
A,这只鸡蛋真难吃。 
B,这只鸡蛋难吃和地震无关――地震专家。 
   
A,这只鸡蛋真难吃。 
B,有国外敌对势力擅自对我国鸡蛋说三道四。 
   
A,这只鸡蛋真难吃。 
B,中国鸡,加油!――中国爱国青年。 
   
A,这只鸡蛋真难吃。 
B,鉴于北京食客无理取闹地说鸡蛋难吃,我们两次赴京说服劝解,无效。 
   
A:这鸡蛋真难吃。 
B:这是近日网上有人别有用心的造谣。 
   
A:这鸡蛋真难吃。 
B:你是少数不明真相的人,怎么可能难吃呢? 
   
A:这鸡蛋真难吃。 
B:国福民强,你杂不换鸡肉吃? 
   
A:这鸡蛋真难吃。 
B:没有一只蛋是十全十美的,所以就无权对蛋说三道四! 
   
A:这鸡蛋真难吃。 
B:大清的蛋好不好吃,清朝人民最清楚 
   
A:这鸡蛋真难吃。 
B:想想旧社会,穷人连饭都吃不上,每天咽糠吃野菜, 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你要好好珍惜啊 
   
A;此鸡蛋真难吃 
B;这是鸡下蛋的初级阶段,要吃好鸡蛋,要到高级阶段,这初级阶段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
好梦只是一夜,仅此而已

2008/11/26

某人说

有些羞辱,如果要背一辈子,我宁愿犯法。
凡事总是要有一个说法,你不给我一个说法,我就给你一个说法
我是无罪的,是他们违法,有罪的是他们。"
"这些警察之所以敢这样,都是因为他们的背后有你们。"
"被这样的警察管理着的国家,一个遵纪守法二十几年的公民最后都会被判刑坐牢。

此人死于2008年11月26日。

--
好梦只是一夜,仅此而已

2008/11/10

图书馆

疯人院的图书馆,就是与别处不同。
上午闲来无事,去了疯人院的图书馆,很好很强大。硬件可以说是一流的,建筑和装饰都很豪华,甚至连存包都是超市里的那种自动条码。但是馆藏就让人大失所望了,至少我想找的钱穆和普里高津一本都没有。学生也少的可怜,90%的座位都空着。这就是疯人院里的面子工程了。
无意中发现了弥尔顿的失乐园,借来一看,也算是一点收获了。

|小舟从此过 江海寄余生|

2008/10/10

奶粉的隐喻【转】

文青许知远的新感叹,发表在金融时报中文网
请移步这里http://www.ftchinese.com/story.php?storyid=001022355

--
好梦只是一夜,仅此而已

2008/09/20

越来越蠢怪得着Google吗?【转】

Keso的文章,有点让我轻松,因为我也忧心忡忡地转过这篇Google是否让我们变蠢?
=====================================================================

via 对牛乱弹琴 | Playin' with IT by keso on 9/19/08

Google已经10岁了。有什么东西能在10年之内,深刻地改变我们既有的观念、文化、知识结构和商业模式?惟有Google。知之为知之,不知Google之。有Google在,掉书袋的教授、学者变得没了底气。有Google在,赚信息不对称的钱的人,日子再也不像过去那么舒坦了。

我们过去所谓的学习,就是把知识,从一个地方,搬运到另一个地方,比方说,从课本上,暂时搬到你的大脑里。你需要知道,瓦特是哪一年发明的蒸汽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出自哪位诗人的哪一首诗,苯的结构简式可以写出多少种,王莽政变发生在哪一年,八荣八耻说的是哪八荣哪八耻……现在,你可以很容易地 Google出一篇"完美的"毕业论文应付你的导师,当然你得祈祷你的导师不会像你一样用Google戳穿你。而Google一篇"保先"学习材料则安全多了,反正这种材料写了也不是为了给人看的。

一些人忧心忡忡,对年轻一代的所谓"搜索引擎依赖症"无比忧虑。这事儿挺有趣的,每一代人,都对他们的下一代感到忧虑,全然忘记了,当初他们也同样被他们的父辈忧虑过。其实对那些正在享受并已经习惯了现代文明的人们,我有一个类似的问题:你是否有电依赖症,没有电就几乎无法生活?

专家学者们则担心,Google正在让我们失去专注的能力。著名评论家Nicholas Carr在大西洋月刊发表了一篇文章,《Google是否让我们变蠢?》。 Carr说:"网络似乎粉碎了我专注与沉思的能力。现如今,我的脑袋就盼着以网络提供信息的方式来获取信息:飞快的微粒运动。"他认为,当我们依赖电脑作为理解世界的媒介时,它就会成为我们自己的思想。Carr的文章引来了很多共鸣,也引发了不少争论。越来越多的人无法静下心来去阅读任何超过1000字的 文章,更不要说一本书。

其实我认为专家学者们真正忧虑的,并非无法专注,毕竟Carr还在很专注地写他的新书,很专注地分析Google是否让我们变蠢。让他们觉得不爽的,实际是Google对既有知识和话语垄断的消解和解构,这正是互联网所完成的很多使命中的一个。Google所做的,无非是将大量业已存在的信息,重新组织,并让人人都可以轻易获取。Google从来都没有,也不可能代替人的思考。

一个人蠢,不是因为他依赖Google,即使没有Google,他照样蠢,因为他放着自己的脑子从来不用,二三十岁的人了,脑子还是全新的。一个糟糕的厨子,只会把鸡蛋倒进油锅里,撒点盐。把更多的材料摆在他面前,他也不可能做出更好的菜。所以我同意"愚蠢是一种道德缺陷",和智力无关,也和Google无关。

面对10岁的Google,我无法预测未来它会怎样,但在消除知识垄断,让知识平民化方面,它迄今做得不坏。


 
 

你可以:


--
好梦只是一夜,仅此而已

2008/09/16

网络相册 - 华山

邀请您观看 zwordcn 的相册: 华山
华山
2008-2-1
提供者:zwordcn
如果您在阅读此电子邮件时出现问题,请将以下地址复制并粘贴到您的浏览器中:
http://picasaweb.google.com/zwordcn/xEzLvF
要分享您的照片或在朋友与您分享照片时收到通知,请获取属于您自己的免费 Picasa 网络相册帐户

--
好梦只是一夜,仅此而已

坚决团结在党中央周围,让我们携手共同渡过毒奶粉难关【转】

转自河蟹上岸:http://hexieshangan.blog.163.com/blog/static/899184972008815103810958
文章虽然有点不和谐,但不由的让人击节赞叹,拍案叫绝。至于"毒奶粉"和"无毒奶粉"指代什么,大家自己去填空好了。
===================================================================================================
坚决团结在党中央周围,让我们携手共同渡过毒奶粉难关

  "结石宝宝"是国际反华势力挑起的又一次辱华事件,国外也有出现过食品卫生问题,为什么中国就不能有? 为什么只指责中国自己?
      
  无毒奶粉就能解决婴儿健康问题吗? 那些从不喝奶粉的成人,也不照样存在很高结石发生率吗。所以说,西方式的无毒奶粉制度也解决不了结石问题。
      
  别忘了别的国家奶粉工业发展了上百年,中国才几十年。中国的奶粉这些年还是在不断进步的,不能要求一步到位,做到无毒化只能采取渐进的方式,慢慢来才符合中国国情。
      
  抵制或对抗三鹿只会使问题更复杂化,应该采取对话的方式,边喝三鹿奶粉边慢慢沟通。只有稳定才能发展奶粉,搞垮了三鹿奶粉,中国奶粉市场就会天下大乱,西方奶粉就会乘机占领中国。
      
  从其他国家的奶粉发展过程来看,都毫无例外的要经过一个由含各种杂质的不纯奶粉到完全无毒奶粉的一个逐渐纯化过程。给中国人灌输从小就要喝无毒健康奶粉的思想,实际上是西方企图摧毁中国的奶粉企业的一个大阴谋,中国的奶粉企业还很弱小,无毒化还需要一个过程,如果采用西方标准,一年回收7000吨毒奶粉都回收不完,中国奶粉工业还能发展强大吗?
      
  西方奶粉企业也是强大了以后,才采用发现问题就召回的做法。你以为三鹿不想给中国人喝好奶粉吗?现阶段还做不到啊。中国人应该有大局观,应该先喝几十年的毒奶粉,牺牲一两代人,等三鹿迅速强大能和西方企业抗衡以后,再逐步生产无毒奶粉供应婴儿,如果那时候还有婴儿的话。
      
  东西方国情不同,人的素质也不一样。中国绝不能全盘照喝西方式的无毒奶粉。西方国家人口少,奶粉不加毒也够他们喝得了,中国人口这么多,如果不加毒,全盘西化纯奶粉的方式,那把全世界的公牛都挤出奶来,也不够中国人喝的。
      
  虽然三鹿奶粉有毒,但三鹿奶粉解决了中国数亿婴幼儿的吃饭问题,历史上谁能做得到?
      
  最后呼吁一下,反华势力抵制中国三鹿奶粉,最终受害的还是广大婴儿们,中国爱国者们都应团结起来,立场鲜明的集体狂喝三鹿奶粉。
--
好梦只是一夜,仅此而已

2008/09/14

中秋

月圆之夜,华山之巅。
一个人坐在东峰宾馆门前陡峭的石阶上,向前下方望去,一片空灵。目力所及,都是月光下斑驳的山峦。南峰那边灯火通明,不时传来些许人声。抬头望月,月光从松间倾泻而下。不知从哪儿跑来两只小猫,一黑一黄,在石阶上媳闹。
院子里竟然还有磨崖石刻,写着"呼吸通天"。此时坐在石阶上的我,只是天地间的一个渺小生灵。


|小舟从此过 江海寄余生|

2008/09/09

中国需要民主优越性的证据【转】

转自金融时报http://www.ftchinese.com/story.php?storyid=001021726

====================================================================================

中国需要民主优越性的证据


作者:《中国经济季刊》出版人葛艺豪(Arthur Kroeber)为英国《金融时报》撰稿 2008-09-02

中国已为民主政体做好准备。相反的论证――不仅经常从政府官员的口中听到,还包括中国的新兴"中产阶级"――看似有理,实则荒谬。促使他们提出这种观点的原因,部分来自可以理解的对不稳定的担忧,但更多的则是出于如今掌握权力的精英群体的自身利益。

然而,几乎没有证据显示,中国经济日益增强的活力,正为民主机构的出现制造空间。即便在改革经济之时,中国共产党也巧妙地加强了对重要经济参与者的掌控――包括几乎中国所有的大型企业。中国共产党还确保了对国家重大社会疾患的反应主要通过政府渠道传递。

忘记了自身历史的西方人,往往教条式地将民主政体本身视作一个目标。事实上,民主政体主要是作为实现其它理想社会目标的最佳手段而出现的。这些目标包括稳定的权力更迭,公共产品的公平分配,利益集团之间冲突的化解,以及政府使用税款的责任制度。

在中国,党的策略是,在现有政治框架内实现尽可能多的这些目标,从而削弱支持民主化和分权的论据。2003年,胡锦涛接替江泽民出任中国国家主席,中国实现了权力从一位在世领导人到另一位非家族成员领导人的和平更迭,这在共产党国家中是独特的。中国还为2012年的另一次顺利交接打下了基础――届时,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有望接替胡锦涛出任国家主席。

胡锦涛和国家总理温家宝提出了"和谐社会"的计划,以此应对贫富差距扩大和社会服务恶化的问题。这样做首先提高了农民收入,现在又集中在教育和医疗服务的普及。2007年,用于社会服务的支出增长28%,高于政府总支出23%和公布的国防支出17%的增幅。未来几年,社会服务支出可能会进一步大幅增加。

党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试图遏制官员腐败和地方政府违法乱纪行为的浪潮,其中包括官员定期轮岗制、设定任职期限、设定法定退休年龄和加强纪检力度。培训计划和绩效审查体制显著提高了政府官员的专业水平,迫使他们在关注传统经济增长目标以外,同样关注环境保护和回应公民申诉等目标。

这些进展没有一个是偶然发生的。正如中国问题学者沈大伟(David Shambaugh)在其新书《中国共产党:萎缩和调整》(China's Communist Party: Atrophy and Adaptation)中详细指出的那样,中国共产党认真研究了苏联的垮台,并得出结论认为,若想避免遭遇同样的命运,就需要发展充满活力的经济,遏制腐败,确保政府对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迅速做出反应。这项策略的成功实施,造就了另一名汉学家黎安友(Andrew Nathan)恰如其分地所称的"韧性威权主义"( Resilient Authoritarianism):这种威权体制能足够快速地对社会需求做出反应,令自己长期保持统治地位。

对中国国内外的民主倡导者来说,中国共产党相对成功地提高其执政能力意味着,建立在民主政体优越性假设前提之上的论点,将被置若罔闻。由于中国共产党的计划特别有利于那些更开放社会的天然拥护者,这一点就尤为真切。这些拥护者就是所谓的中国"中产阶级"――支付完基本需求之后仍有大量可支配收入的城市人群。

将这个群体称为"中产阶级"具有严重的误导性。虽然绝对人数众多(大概有1.5亿至2亿人),这事实上是一个拥有特权的精英阶层,占中国总人口的比例不超过15%。这个阶层的成员也抱怨腐败,但总体上他们从过去10年中国的经济繁荣中受益颇丰。他们知道,如果明天就实行民主,他们在选举中将处于劣势,他们没有兴趣改变现有体制。

只有当这个重要的精英群体确信民主政体具有更强的能力,可以保证(中长期)政治稳定,社会服务改善,以及对公共资金的使用负责并能迅速应对社会需求的廉洁政府时,它才会接受民主理念。这个论点是能够证明,也应该证明的。因此,民主政体倡导者的任务,不是就民主政体的固有优越性向中国人说教,而是要通过展现民主政体能够促进稳定、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的证据,来证明其优越性。


--
好梦只是一夜,仅此而已

2008/09/07

疯人院

9月1日出发,到西安,进疯人院。
"第一个尝试站起来的猴子,一定会被其他猴子咬死"。
疯人院最大的特色,就是自虐与互虐。
习惯了屈膝,一些人竟然认为屈膝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否定了屈膝就是否定了他们自身,他们为之辩护,甚至做舍身捍卫状。

疯了疯了,在这儿待半年,非要了我的命不可。

ps. 截至目前,戒烟72小时,每日运动超过1小时。

--
好梦只是一夜,仅此而已

2008/08/31

沙与世界


在世界面前,你只是一粒沙。
在爱你的人面前,你就是他的整个世界。
一旦失去你,他的世界将瞬间失去颜色。

珍惜爱你的人,因为你是他的世界。
你犯的错,将毁掉一个美好的世界。

--
好梦只是一夜,仅此而已

2008/08/30

伤害


每个人都不想做坏人,每个人都不想做坏事。
但动机决定不了结果,更何况我们不是神,不是纯粹理性。
我们会无聊,会为了逃避无聊而服从自己的物性。

说"对不起"怕是没有任何意义,但也能只能如此了。
有人说这句很残忍很冷血。

--
好梦只是一夜,仅此而已

2008/08/23

总有一天

总有一天,功夫网的主机和网络设备将陈列在某个纪念馆中,就如同奥斯威辛的毒气室和焚尸炉。
毒气室和焚尸炉摧毁的只是肉体,而GFW摧毁的是精神。
谁更野蛮,谁更愚昧,还真难说。

--
好梦只是一夜,仅此而已

2008/08/18

想起黄飞鸿

《狮王争霸》最后的一段:

国语版:
李大人,所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刚才天炮一响,如果没有天灯挡枪的话,胜负归谁,还真没人知道。现在金牌在我黄某的手上,并非我赢了。大人为了大显我民神威而举办的这场"狮王争霸",死伤这么多人,在世人面前,其实我们都输了。依小民之见,我们不只要练武强身、以抗外敌,最重要还是广开民智、智武合一,那才是国富民强之道。区区一个牌子,能否改变国运?还请李大人三思。这金牌,留给您做纪念吧!~告辞了!

粤语版:

大人,所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但刚才花炮一响,如果不是天灯挡着火枪的话,胜负属谁还另有文章。现在金牌在我黄飞鸿的手上,但到底谁赢了、谁输了?其实这场"狮王争霸",我们武术界死伤这么多人,我们大家都输了。所谓勇者无惧、仁者无敌。练武强身,最重要还是智武合一,如不能广开民智,徒得双手双脚,又怎会国富民强呢?区区一块狮王金牌,到底代价有多大?这方面请大人您三思。这金牌,就送给大人做记念吧!~告辞了!

--
好梦只是一夜,仅此而已

2008/08/14

异世界

静极生乱,闲呆着就难免胡思乱想,也就是心血来潮。
第一种奇怪的感觉,大概可以称为先验感。
走到某个地方,遇见某人,说某句话,做某件事。恍惚间仿佛从前来过这里,见过此人,听过此言,经过此事。是前世还是梦境,无从知晓。
第二种感觉,是疏离感。
也许与最近的心情有关。周围的人或海阔天空,或觥筹交错,或长乐未央,而我只是静静的坐着。语言成为无意义的背景噪声,目力所及,都是无声的平面影像。
"要做猪,至少在精神上"
——我劝某人的话。

|小舟从此过 江海寄余生|

2008/08/08

鸟巢和水立方

一个是钢铁的空架子,一个是美丽的泡沫。
大国政治和惨淡的民生,狂热经济与深重的危机。
——真是寓意深刻。

|小舟从此过 江海寄余生|

2008/08/02

为什么Google一代没想象中那么聪明?【转】

转自译言http://www.yeeyan.com/articles/view/Evelen/11168
文章很长,请耐心读完,因为这的确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

为什么Google一代没想象中那么聪明?


简介
Google一类的搜索引擎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同时也打磨掉我们的耐性,降低我们的注意力……


这周三,我接收了72条电子邮件,排除垃圾邮件,只有两条短讯。这是安静的一天,但是前提是我没有把电话骚扰算进去。我也没有计算 Wakefield火车之旅上嘈杂的叫卖、没公德的成年人尖锐大声的手机对讲和顽童们的吵闹。嗯,我想起来了,为什么不把垃圾邮件算进去呢?他们也在打断我的思路。一共有38条。哦,我还接收了400多条用iPhone跟踪的网站更新提醒。

搞笑的是,我还想着翻翻那本Maggie Jackson写的《分心:对注意力的侵蚀和即将到来的黑暗时代》。挤上火车,我成为了T S Eliot对现代窘境伟大描述的代表:"被一件接一件恼人的事儿打断"。你可能会想,这是一个非常标准的、有些搞笑的现代生活小插曲――人们被自己创造的科技搞得精疲力尽。嗯,确实如此。我们都很焦躁,我们总是被打断。我们多蠢呀!但是,认真聆听我可做不到,你也不行。

David Meyer是密歇根大学心理学教授。1995年,他的儿子被一名分心的闯红灯司机轧死了。Meyer的研究对象是注意力:我们是怎么排除其他干扰,专注于一件事情的?注意力是神秘的人类意识中的重要内容;可能有一天,它可以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是如何在大脑里反映整个世界的?注意力是天生的;可以关注是我们之所以存活和认知自己的前提。

关注的对立面是分心,这很自然,正如Meyer在1995年发现的那样,还会致命。现在,他确认慢性的长期分心就像吸烟那样有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同时做多件事儿是个神话。他说,没有人可以高效地一边写邮件一边打电话。让大脑同时运用语言和进行语言翻译是不可能的。同时做几件事的人只不过是在自欺欺人,他们只是迅速地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而已,与此同时,他们的效率也变低了。

同样地,如果你一边打电话一边开车的话――即便是使用了免提设施。你通过手机接收到语言信息的同时,也丧失了对路况的观察能力。最糟糕的是,如果打电话的另一方在叙述一些图形、壁画或者景象。当你想象它们的时候,你的视觉器官反应会迟缓,你会开始丧失对前方路况的辨别能力。分心会害死你,或其他人。

我们现在都在遭受的长期分心状况会慢慢地侵蚀你的健康。Meyer说,有证据表明中年以前,长期在分心状态下工作的人会出现精力耗尽的相同症状,如空中交通管制员。他们会患有因压力引发的疾病,甚至是无法治愈的脑部疾病。但是这些疾病并不是由工作过度引起的,而是由多任务的分心的工作内容引发的。一个美国研究发现,平均下来,一名脑力劳动者每天大约有2.1小时处于分心状态。据估计,这份消耗每年大约要浪费美国经济588,000,000,000美元的生产力。而疯狂的多任务干扰工作,似乎符合一些社会和经济理想。

Meyer告诉我,他之所以做这个研究是为了警告人们,我们制造的这个焦躁的社会蕴藏着很多危险的可能。尤其是在美国,其他的观点也加入到反分心的合唱中。Jackson的书就为一个新黑暗时代的来临拉响警报:"当专注的能力被我们挥霍掉的时候,我们就会陷入一个没有信任、漠不关心和没有人性的世界里,人与机器人没什么不同。"

亚特兰大埃默克大学英文教授Mark Bauerlein曾著有《愚蠢的时代:数字时代让美国年轻人发昏,毁掉我们的未来》一书。他描述了青少年的恐惧时代,不能长时间保持专注来阅读书籍,而默读理解诗歌的时候也是呆呆地看着文字而已。

《大西洋月刊》曾经刊登过一篇颇具影响力的文章,作者Nicholas Carr说道:"是Google让我们变蠢了吗?"Carr跟我们一样,也长期被注意力分散的生活烦扰。他说,要让自己沉浸于一本书里,或者阅读一篇长篇文章已经是越来越困难了。"过去自然而然就能进行的深入阅读变得越发困难。"

取而代之的是,生活中他在不断地Google、浏览、略读,无暇思考、无暇专注。他觉得自己被掏空了,"在信息过载和"立等可得"的技术压力下,被一种新的自发进化的各种内部需求取代了自我意识。"

"重要的是,"他告诉我,"我们正在向外部世界沟通、寻觅本可在内部解决的问题的答案。"随着身体机能被外部通讯取代,自我变得衰弱,无力。

"下一代人不会悲伤,因为他们不知道他们丧失的是什么。"Bill McKibben,著名人类生态学者,说道。

Henry Thoreau是McKibben的偶像。他生活在19世纪,为了不让工业化的美国损害自己的专注能力,在马萨诸塞州的Walden Pond隐居。McKibben说,他是个"神话般的先知"。不过,McKibben并没有这样生活。他必须通过互联网组织反对全球变暖战役,忍受接收电子邮件时恼人的哔哔声,还要写回信。

"随着分散注意力的事情一拨接一拨地攻击,我发现自己的生活质量渐渐下降……我不能确定这会对世界造成什么影响。但是心理学家曾说过,认真地融入某事会让大多数人感到满足。"心理学家是对的。McKibben认为,简而言之,自己是"爱的猎奇者","渴望深度交流",同时代的困顿者。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阻碍我们渴求深度交流的愿望的企业,最强大的干扰制造者――微软、Google、IBM、Intel――则有所行动。他们建立了信息过载课题组,"试图解决电子邮件过载和打断生活的问题"。当然,因为经济力量庞杂的干涉,所有的这些都没什么作用。由于干扰,人们挣了一大笔钱。那么,你还想怎样?

首要问题是判定是什么在干扰年轻人的注意力。电视是首犯。测试清楚地显示,流行节目减低了孩子和父母之间互动的质量和数量。互联网的影响力则更胜于斯。自相矛盾的是,最重要的信息提供者同时也是减低信息吸收率的主要力量。

Bauerlein已经49岁了。他说,在还是个孩子的时候,自己从Walter Cronkite,当时著名的电视新闻主持人那里了解了越南战争。现在的青少年从学校回到家里就奔向电脑,陷入自己的在线角色里。但是这并不是Bill Gates和Google梦想中的讯息天堂:孩子们浏览的90%的站点都是社交网站。他们迷恋的不是知识,而是"闲聊和社会趣闻"。

"他们还没有长大。"Bauerlein说。他们"因为同龄人的关注而兴奋,乐此不疲。同时,他们拒绝接受让我们之所以能如此生活的文化和社会遗产。"

年轻人的超链接让人眼花缭乱。Jackson告诉我,通过某项就一名24岁的年轻人5年间的电子邮件活动的观察研究,他发现研究对象的邮件联系了 11,700,000人。大多数的联系都很表面。在某种程度上,这就是问题的核心。所有的网络联系都是表面的。他们缺少真实世界互动的复杂性和深度。这被语言掩盖了。

加入Facebook或者MySpace,你会突然间拥有很多各地的"朋友"。当然,实际上并不是这样。这些只是一些随意的、空洞的电子接触而已。这种关系并不能走得更远。

只需要鼠标的一次点击,这些关系就能迅速建立。Jackson和我所采访的所有人都在担心这对真实世界联系的潜在影响。青少年在对待与其他人的关系的时候,可能因为一时兴起而结识对方,又会因为一个念头,一次不经意的冒犯而断绝来往。那些不畏艰险追随某人的想法――友谊和爱的真谛――将会被认为是荒唐、不酷和无意义的,这才是需要担心的。

关于上面所说的担心,这里有一个冷笑话:孩子们将会熟练地运用这项技能――无疑是个神话。成年人们常开玩笑说,他们10岁的时候就会修电脑了。但是这可不是真的。研究表明,一般说来,对比年轻人,年长的人更精于电脑。这是因为,就像多任务运行那样,孩子们自以为自己正在忙于工作的时候,他们还在浮于通讯讯息的表面,正如同他们正浮于生活的表面那样。这要求运用成年人的想象力来区分,来判断;而这些才是真正切乎实际的能力。

这些作家和思考者的担心在于,随着我们成为计算机的奴隶,我们的娱乐活动和干劲被科技统治者控制和束缚,这些能力正在从世界上消失。对己及人,他们都向世人警示,专注能力正在衰退,聚焦能力正在消失,冥想的能力正在越走越远。"我不能阅读《战争与和平》了,"Carr的一个朋友说道,"我已经丧失了这项能力。甚至一篇超过3到4个段落的blog文章,我都很难阅读下来。我总是草草看过。"

电脑让我们不再专注,溺死在讯息的海洋里,而不是在里面畅游。Jackson认为这一现状是可以改变的。大脑是可塑的。正如同它可以变得容易分心一样,它也可以重新获取注意力。教育和工作模式可以重塑,以此教授和传播精神集中和专注的能力。人们可以学会躲避,来忽略过载的讯息。

为自己缺乏关注力的学生现状震惊,Bauerlein对此不报乐观态度。他认为,多任务导致的注意力不集中是一个阶段,是社会自我修正的不可避免的阶段。但是他认为,缺乏专注力的恶性后果并不会发生。

他关注的是,这会让民主陷入危机。民主是"向公民赋予责任的重担"的政府组织形式。但是如果因为沉浸于满是"朋友"的社交网络,而认为巴黎是英国城市,在地图上找不到伊拉克的话――这只是美国青少年骇人听闻的缺乏常识的例子之一――他们又怎么能担负起这个重担呢?

还会产生道德恐慌,也是老一辈人指责年轻人的一个重要方面。任何时候都是如此。不过,所有的新闻正是那些向我们兜售丧失专注力的工具的大企业和制度的产物。Eliot认为,所有市场上的新设备都"充斥着幻想却缺乏意义/没有关注的浮夸的冷漠"。

这些设备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但是也破坏了可以避免所有干扰,保持平和、安静和专注状态的自我能力。这些干扰总在变换,格外狡猾。在往Wakefield的火车上,通过我的新3G iPhone,干扰一次次地打断我的思路,我恐惧地发现未来正在降临。



--
好梦只是一夜,仅此而已

2008/07/29

瞌睡

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

这两天有了一个不好的习惯,在办公室睡觉。基本上是从9点钟开始犯困,脱了鞋,把座椅调成后仰,脚翘在办工桌或茶几上,迷迷糊糊的睡上一个小时。

原因之一是无所事事,再就是每天晚上看电视到12点钟。

不成不成,明天这个时段应该去走走,到处找人唠唠嗑。

|小舟从此过 江海寄余生|

2008/07/27

奥运不应用于民族主义目的【转】

转自德国之声:http://www.dw-world.de/dw/article/0,,3512329,00.html?maca=chi-newsletter_ch_Topstories-2357-html-nl

====================================================================================

奥运不应用于民族主义目的


北京奥运将掀起13亿中国人的新一波民族主义浪潮。共产党领导人希望把对运动员表现的激情用于自己的宣传目的。中国要以此拥有自己在世界上的"合法"地位,加入大国行列。

"中国举行这一世界最大体育盛事表明,中国摆脱了过去",批评中国政权的作家刘晓波在回忆了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期中国人所感受的屈辱之后这样说。"当时在帝国主义列强的的压力下,中国是'东亚病夫'。摆脱这段历史的心理压力很不容易。"

 

用刘晓波的话说,奥运要使中国给人以强国的印 象,"要表明,中国站起来了,强大起来了"。但这位中国笔会俱乐部主席一直认为中国的民族主义"有些古怪"。他认为,"后面有政府的手,很长很长"。例 如,政府规定了观众如何呼喊"中国加油!"的口号和如何做拇指向上、高举拳头的动作。几个星期来,人民在练习如何"正确为国家欢呼"。对于中国领导人来 说,体育与政治已密不可分。

 

刘晓波说,西藏动乱和奥运火炬传递事件发生后, 反对西方的中国民族主义"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受到操纵的"。"这是中国心理脆弱的标志,他们就怕受到别人批评。"刘晓波是少数仍然有自由的中国民权人士之 一,他说,国家媒体煽动对法国的抵制和对美国新闻电视台的攻击。他反问道:"那些在互联网上签名反对美国新闻电视台的人中,有几个人能在家里收到这个电视台的节目?"在中国,只有在挑选出的酒店和外国人住宅中才能收到。

 

51岁的艺术家艾未未也批评把奥运变成为党和国家争取荣誉的做法。艾未未说,"民族主义很负面,对国家不好,对任何人都不好"。他认为,民族主义的后面是缺少信息和理解。这位中国最著名的当代艺术家之一、著名诗人艾青的儿子说:"民族主义使人产生了必须保护自己的错误感觉。"艾未未是参加瑞士设计师主导设计的鸟巢国家体育场工程建设中的唯一一位中国 人。

 

艾未未希望,奥运能带来更多的开放和自由,但他 失望了。尽管他厌恶奥运的宣传式做法,他仍然为国家体育场做出了贡献。那么,中国领导人是否想以此使自己合法化呢?他对此表示怀疑,因为"人民有做出决定的更佳可能性",虽然有新闻检查,但现在有互联网,仍然可以听到其它看法。"甚至政府自己也需要信息灵通的公民,而不需要迟钝的民族主义"。

 

对于许多人来说,造成八万多人死亡的四川地震后 出现了援助浪潮,这是一个信息自由流通可以带来许多好处的实例。与过去不同,国家媒体在开始几天相当自由地从四川发出报道,尽管后来又收紧了控制,开始突出解放军的英雄事迹。艾未未说:"我想,中国人历来很有同情心,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正确。但现在信息仍然收到控制,妨碍了开展救援。"艾未未相信,中国 需要政治改革,但他也认为,今天的中国社会已经开放多了,这有利与救援活动的开展。


--
好梦只是一夜,仅此而已

2008/07/23

柏拉图的“身体”【转】

转自"柏拉不图"的博客,原文链接:http://www.mtime.com/my/1001858/blog/1331242/

虽然是影评,却有深刻的思考。本来我在Google Reader上已经有share了,回头想想太精彩,还是把原文贴在这儿了。

===================================================================================

"柏拉图式爱情"曾经吸引了不少的人,他们可能对其并不是很了解,但仅仅那几个字,念出来也透着些许的高雅。柏拉图式爱情崇尚神交,拒绝性的参入,甚至于拒绝身体的交流。

最 近几年,身体的缺席一直是现代哲学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当然哲学家对身体的关注是建立在人际交往的基础之上,而非爱情生活中。随着通讯工具的发达,现代社 会为我们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方式交流,电话、短信、Email、QQ、msn……,总之通讯无处不在,可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真的因此而多了么?如果真的这样 的话,为什么现代人会得那么多奇奇怪怪的交流障碍症?幽闭症、社交恐惧症、自闭症、抑郁症……

在现代通讯为我们提供的所有的这些交流方式中,唯独缺了身体。虽然身体的交流是最原始的,但却是最有效的。当一个处于悲伤中的人,需要我们安慰时,我们该如何做,打个电话?发条短信?msn上聊一下?其实最简单的莫过于一个拥抱,却胜过千言万语。

这 就不难想象,影片《充气娃娃之恋》的主人公Lars在有那么多人对他的爱的情况下,他还是决定要买一个充气娃娃来做自己的女朋友。哥哥以为他疯了,医生确 诊他得了妄想症。其实只有他自己清楚他的问题所在,他真的不缺少爱,哥哥和嫂子对他的爱,同事对他的爱,亲戚朋友对他的爱,他应该很满足了。然而,显然对 Lars而言,只有爱是不行的,爱是抽象的东西,爱也需要体现出来,当它体现不出来时,爱便成是一种压力。

所以,爱得越深,越孤独。而这种体现,便是身体的交流。

由 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逐渐的由身体转到由语言,由语言又转到了文字,总之变得越来越抽象,身体越来越没有必要出现在交 流的过程当中,渐渐的隐藏在交流的信息背后,因而造成了身体的缺席。巴拉兹.贝拉曾经说过,当身体的某个器官长期不用时,他的功能就会退化。交流中这种长 期的身体缺席是不是也造成了身体这一功能的退化,所以Lars会变得幽闭,在与别人进行身体接触时,皮肤会灼疼。

实际上,无论语言还是文 字,最初都是由身体的交流而产生的,这也是为什么早期的语言和文字都有很强的表情性。而今,为什么人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冰冷?是否是因为这种交流缺少了身 体的表情。目前不是很多人都喜欢用短信来交流吗,可是短信造成了多少的误解?多少恋人因为短信中的误解而最终分手。即使信息中可以加上诸如笑脸、苦恼、叹 气之类的表情符号,可是,哪一种表情符号能比得上人的表情的丰富?因此身体的交流是必须的。尤其对于爱情来说。即使两人在一起默默不语,但围绕在他们身体 周围的那种爱情的感觉是任何一种交流方式都替代不了的。为什么当爱人两地分居时,很多人最终还是以分手作为结局?《蓝莓之夜》中,诺拉琼斯扮演的贝丝与朱 迪劳扮演的谢尔涅在经过长达四百天的书信后,最终贝丝还是回到了谢尔涅的咖啡馆里,贝丝嘴角上的那一颗蓝莓派渣粒,虽然很小但很具体,谢尔涅给她的那一吻 使者历时一年多的柏拉图式爱情得以圆满。

"身体的交流"其实是很暧昧的一句话。当它涉及到爱情时,这种暧昧会变本加厉。正如这个影片的中文 译名――《充气娃娃之恋》一样。也正是这个暧昧的中文译名让影片蒙上了一层暧昧的色彩。其实,影片的英文原名是《Lars and the real girl》,中文译名与英文原名之间的差异恰恰说明了我们在爱情这个问题上的困惑。

每个成年人都知道充气娃娃是用来干什么的,而且它的功能 也仅限于此。但是恰恰相反,影片的主人公Lars带着他的充气娃娃做了所有充气娃娃不该做的事情――吃饭、喝咖啡、聊天、参加party、跳舞、散步,唯 独没有做充气娃娃本来该做的事情。这也难怪,因为在Lars的眼里,她不是一个充气娃娃,她有名字、她有父母、她有家乡,她是他的女朋友。Lars是不是 在以自己的方式来反抗现行的某种爱情观?

然而,充气的身体毕竟是没有温度的,假想的爱情也注定是毫无结果的,当Lars向充气娃娃求婚时, 充气娃娃拒绝了他,这场柏拉图式的爱情也因此告一段落,原因很简单,随着Lars对充气娃娃的爱的日渐浓烈,身体的交流也是必须的,是任何东西都替代不了 的,可充气娃娃毕竟是一个虚假的身体,不是真的人!

Lars逐渐明白了这一点,所以求婚的拒绝是必然的,而充气娃娃的"病死"与"去世"也 是这场"身体缺席的爱情"唯一的结局。没有身体的交流,爱情是不会长久的。你不可能爱上一个影子,一个无形的人,一种精神。你也不可能爱上一个对你的爱没 有回应的人。在影片的开始,Lars试图用一个充气娃娃来寄托他的爱,在影片的最后,充气娃娃的"葬礼"上,Lars对一直暗恋他的女孩说:"我们一起走 走吧"。

一场虚幻的爱情业已死亡,一场真实的爱情正迈出了它的第一步。

柏拉图式的爱情是虚幻的,唯有缺席的身体最终出现,它才是真实的。



--
好梦只是一夜,仅此而已

2008/07/20

泪洒天堂

很久没有用QQ了,今天无意在手机上摆弄QQ的移动版,看到一位逝去老友的签名,不禁唏嘘。

他的签名是一句歌词:"Would you know my name, if I saw you in heaven?",出自Tears in Heaven,中文名是"泪洒天堂",是吉他大师Eric Clapton的一首名作。

Eric Clapton为自己四岁夭折的儿子写了这首歌,老友选这句作为签名,应该是悼念他未出世就夭折的女儿。而更为不幸的是,他自己也在半年之后离我们而去了。

他和他的宝贝女儿,会在天堂相见。
而我们还要坚强的走下去,因为我们还不属于那儿。

--
好梦只是一夜,仅此而已

2008/07/16

中国人的“好客”令人困惑【转】

老外的眼光,转自路透中文网,http://cn.reuters.com/article/columnistNews/idCNChina-1699620080716?sp=true

===========================================================================

十年前的夏天,我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就受到了中国朋友格外热情的接待,对此我感激不已。不过,感激之余,我心里头也有些许困惑。不难预见,在三 个星期後的奥运会期间,中国人的热情好客将会空前地展示,那时来北京参加奥运会的老外们可能会跟我一样, 产生一种感激与困惑交织的复杂感受。  

我第一次来北京是1998年6月。那时我刚从大学毕业,准备在北京师范大学花两个月学习汉语。在飞机上我认识了一位回国过暑假的中国学生,他对我非常热情。"有人来机场接我,我们顺道送你到北师大吧。"他说。

出了机场之後我发现,来接机的不是他父母,而是一位司机。後来我才知道,这位年轻人的父亲是解放军某部队的将军。

我们开出机场高速路时,他说需要先下车去参加一个活动,但司机会把我送到北师大。这位司机真的很热心,载着我在校园里转了一大圈,直到找到我宿舍楼之後才离开。我非常感谢他,不停地用不标准的汉语说,"写些!"(那时我汉语很差,"谢谢"这句话都说不好。)

一提到中国军队,很多西方人或者会想到解放军在朝鲜战争(中方称为"抗美援朝战争")中强悍的表现,或是联想到一长列坦克的画面。但我与中国军人的第一次真正接触,竟是如此愉快――他们派车载着我在北京逛来逛去。

这说明直接的人际交往是很重要的,它能增进人们的互相理解。除此之外,它还能说明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好客的复杂性。那位学生和司机在我初次来 中国时给了我异常热情的帮助。但是,感激之余,我也有些困惑:他们用公车送我合适吗?送一个老外穿过半个北京城,花费的油钱让纳税的中国老百姓出,这说得 过去吗?

我之所以有这些想法,是因为我父亲也是一个政府公务员,在美国一个州立公共卫生部门工作了三十年。虽然有段时间政府给他配了车,但我们家很少沾这个光。当然,中美的经济政治体制差异巨大,而且中国各级政府近些年来的确下了力气整治滥用公共资源的现象,比如公车私用。

对中国人好客方式的困惑,我还想举个例子。也是在我到达北京的第一天,我们把那个学生送到一个餐厅门口,我发现那儿站着长长两排迎宾小姐,都长得年轻漂亮,穿着清一色的绿色紧身裤。我从未见过这样的场景,一时间惊诧不已,还以为是自己因为时差产生了幻觉。

後来我才了解到,迎宾小姐在中国各地都很常见。与其他地方比起来,"礼仪小姐"或"迎宾小姐"风气之盛,人数之多都是中国独有的现象。

为什麽让成千上万的年轻女性站在餐厅会馆门口迎接顾客呢?这背後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是:客人们都喜欢年轻漂亮的女性欢迎他们。似乎大家认为,门口站立的迎宾小姐越多,越能显示主人的热情。

有一次我在广州参加一个正式场合,那儿的迎宾小姐多得我数都数不过来。 她们站在大厅和洗手间之间,有人教她们在我们每次经过的时候都鼓掌表示欢迎,好像我们都刚刚表演过精彩的小提琴独奏一样。

"别,请别鼓掌,这是个大错误。"我尴尬地跟她们解释说,"我只是去上厕所,完全没必要这样。"不过这让她们的掌声更热烈了。

我每次遇到无处不在的迎宾小姐,忍不住会想:把这些女性当成花瓶式的摆设,让她们没完没了地站着鼓掌欢迎顾客(大多是男性),这是不是对她们缺乏尊 重?而且,这是不是太铺张浪费了?如果这些女性去从事其他产生实际效益的工作,是不是对中国社会更有好处?中国经济也许能增长更快?也许中国可以考虑出台 一些法律,要求雇主给迎宾小姐提供椅子和学习资料,在没有客人进出的时候,这些女孩可以坐下来,做点有意义的事?总之,对一个像我这样在西方文化背景里长 大的人来说,这种热情待客的方式非但效果不佳,反而会有负面作用。

谈到这里,我想说说奥运。因为我觉得中国在筹备奥运会时,可能忽略了一些文化差异问题。比如说,很多老外想不明白,为什麽中方那麽注重奥运开幕式。 在一份中国政府印制的材料上, 谈到"高水平奥运的八个标准"时写道,"精彩的开幕式是奥运会成功的标志。"

真的吗?谁说的?现代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说过这句话吗?我对此很疑惑不解。大家好像都特别在乎开幕式。在我眼里,它就像是众多迎宾小姐,长长地排成两列,在我们能够看到真正的奥运会――体育赛事――之前,我们不得不穿过她们排成的队伍,还得对她们的工作表示欣赏。

真的,你可以用"一排排的漂亮女郎"这个比喻来形容北京的奥运建设:在火炬传递路线上新修的建筑,在二环沿线上兴建的绿地。他们不都像是一排排漂亮女郎吗?

也许你会问,美化市容有什麽不好的?是的,没什麽不好。西方人并非不欣赏中国为筹备奥运所作的巨大努力,但是我们更关心中国为那些肤浅的炫耀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尤其是当官方试图说服人们,所有这些代价都是为了"向世界展示中国的面貌",是必需的时候。

这次奥运会上将有很多千挑万选出来的漂亮女孩。她们的言笑举止都经过严格训练,将会在颁奖仪式上一丝不�地捧出奖牌。我想,与其让这些年轻漂亮的女 孩捧出奖牌,还不如让那些为了奥运牺牲最多的人来做这个工作,比如那些因奥运场馆建设房子被拆迁的居民,那些在奥运工地上抛洒汗水的农民工。

其实,拿着微薄薪水的农民工,却是真正的奥运英雄。让我们期待奥运时他们的付出得到正式的认可。不过即使那时受到表扬,他们可能也没有机会听到了。 我从与一些农民工的交谈中得知,他们在奥运期间将被遣送回原籍。我认为这个做法很不好。农民工是北京不可或缺的一个群体,他们的辛勤工作让这个城市得以运 转,没有他们,北京城不是真正的北京城。正是这样的"清理"工作让很多外国友人对中国的热情好客疑惑不解。

中国为筹办奥运已经做了令人赞赏的工作。作为外国友人,我们欣赏北京为了我们的安全所做的努力。但是,没有必要把北京弄得再漂亮、整洁、完美些了。至少在我所认识的许多外国人眼里,北京在这些方面早就做得足够好了。

而且,我想对所有中国的迎宾小姐们说,我欣赏你们为了热情接待客人所做的努力,我批评的是一些制度上的问题,并非针对你们个人。不过,在客人去上厕所的时候,你们最好还是不要鼓掌。(完)

--
好梦只是一夜,仅此而已

2008/07/15

谷歌在中国最需要做的

恶搞一下:

谷歌在中国最需要做的:
1、停止使用"Google"英文名称,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
2、彻底关闭google.com,将所有用户转向"谷歌.cn";
3、所有员工积极入党,在谷歌内部建立坚强的党支部;
4、内容上进行自我审查,坚持搜索的舆论导向作用;
5、要主动配合政府的宣传工作,打造谷歌新闻;
6、产品功能上,要做到"娱乐至死"。

最最重要的一点,是谷歌要和各个政府管理部门处理好关系,比如工信部,广电总局,中宣部等等,上面几位爷随便伸只脚指头,都能绊你丫一跟头。
别以为有点技术就能在中国闯荡江湖扬名立万,技术公司在中国算那根葱?
人家发达的不是打劫的,就是骗钱的,Google来凑什么热闹。

--
好梦只是一夜,仅此而已

2008/07/09

羊肉与青稞酒

乘车8小时,晚上10点30分到达西宁。安顿好之后,第一件事便是吃羊肉。
老王带我们去了"董董"。环境不错,大厅很亮,也比较干净。与当年普遍的昏暗灯光、油腻的铁皮桌大不一样。点了几个凉菜、烤羊肉串、爆炒羊腰、烤羊排。我吵着要喝青稞,于是要了一瓶半斤装的中华青稞,其他人喝啤酒。羊肉味道比较细腻,凉菜居然拌的还不错。
在我看来,羊肉和青稞酒就是西宁这座城市的标志,是一种放纵的生活态度,夜晚满街的醉鬼是我的印象。
现在的西宁,稍许多了些精致,街道整洁了,城市照明也多了。就像现在的羊肉,不完全是一味的醇厚了,做工、配料、火候都有用心。至于哪个更好,我不知道。

|小舟从此过 江海寄余生|

2008/07/06

强大的俯卧撑[转]

欧阳峰蹲下了身子。
欧阳峰伸长了脖子。
欧阳峰瞪圆了双眼。
欧阳峰四肢着地。
欧阳峰鼓起了腮帮子。
洪七很冷静。
洪七解下了葫芦。
洪七拧开了葫芦盖子。
洪七咕嘟咕嘟地喝了几口。
"动手吧。"
洪七声音平静。
别人害怕,他不怕。
蛤蟆功闻名江湖。
多少人闻风丧胆。
但洪七见的多了。
又不是第一次交手。
拿葫芦的手没有一丝颤抖。
接这招,自己从未失手。
洪七自信满满。
欧阳峰露出诡异的笑容。
残阳似血。
牙齿泛着血光。
洪七忽然感觉一阵寒冷。
一种失算的惊悸。
"我早就不练蛤蟆功了。"
欧阳峰微笑,双臂缓缓下屈。
"难道,难道,不可能!"
洪七圆睁双目,葫芦不知觉中被捏的扭曲。
"我改练俯卧撑很多年了。"
欧阳峰叹了口气。
英雄终究还是惜英雄的。
哪怕是多年的对手。
想起这是最后一战。
白驼山主也难免有几分唏嘘。
"第一个。"
欧阳峰平静地说,缓缓撑起身体。
气血翻涌,洪七双目皆赤。
"第二个。"
趴如松,起如弓。
天旋地转,洪七站立不稳。
华山的风,弥漫一股腥气。
长叹一声,欧阳峰完成了第三撑。
一声长啸,一个身影,缓缓倒下。
在如血的夕阳下,倒下。
一代宗师,丐帮帮主。
倒在了三个俯卧撑之下!
葫芦口触着地上的黄沙。
缓缓淌出的,是黝黑的液体。
空气中,咸里带湿。
"我只是,只是来打酱油……"
洪七喃喃,眼前的一切,渐渐模糊。
渐渐黑暗。
欧阳峰缓缓立起身来,来到洪七身前。
看着这个多年的老对手,不禁扼腕。
"打不打酱油,你都要被自杀。"
华山的苍松,挂着夕阳的余晖。

--
好梦只是一夜,仅此而已

2008/06/30

屋外的雨不紧不慢,连绵不断,仿佛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倚在床上,透过玻璃窗,对面山坡的浓绿尽收眼底。从细密的雨点声中,传来几声鸟鸣。
这样的天气,让人觉得全世界都在下雨,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自洪荒以来便是如此。
雨的世界不变,我也不变,若是睡去,梦境也不会变吧?

--
好梦只是一夜,仅此而已

2008/06/28

捉鱼记

一日天晴无事,随一干闲人闲转。老魏、老周,还有山大王老申,四个人挤在一辆小车里。
山区的公路,路面平整,只是比较狭窄,只容两辆车并排通过,常有陡陂和急弯。还好行车不多,不用小心翼翼,车速放的很快。路边的山并不高,绿色的大概是柏树或槐树,郁郁葱葱的,从车窗边飞弛而过。偶尔转过一个急弯,可以看到一侧的深谷。或者是飞快的掠过几处农家,褐色的土墙,点缀在绿色之中。
车行约半个钟头,离开公路,上一条沙石路,进山!
我们的目的地是一条小溪,源头是两眼泉水,从被泥土覆盖的砾石中涓涓流出,在灌木和树林中转折数百米,又消失在一片沙地中。
水很清很浅,不用脱鞋,就可以借助石块在水上跑来跑去,老申就是这么干的。
用手试了一下,水很凉。娃娃鱼们都躲在大石块下,要用手翻开才能看到。据说它们曝光后也不惊慌,只是慢悠悠的游开,很容易捉。但我没能亲眼看到这种悠闲,因为我们最终只捉到一条,在水桶里游来游去,虽然活泼,但未免孤单。老申发誓要再捉一条,成对送给老魏家的女儿做宠物,又和老周兴致勃勃的去翻石头了。
老魏则发现了几株成熟的油菜,剥了一把油菜籽,边走边撒起了种子。口中念念有词:"你们这帮家伙,只知道破坏环境。哪像我,保护环境播撒绿色……"。话还没说完,灌木从中噗啦一声响,蹿起一只褐色的肥野鸡,呼啦啦的往山边飞去。留下我们几个发愣的人,流出了口水……
回来google了一下,其实我们抓的"娃娃鱼"是小鲵,不是正宗的娃娃鱼大鲵,长不大的。虽然很丑,也放张照片吧。

|小舟从此过 江海寄余生|

伤逝

在一位同学的博客上,读到一个新的分手故事。
文字虽然平淡,字里行间却有锥心的刺痛,许多虚构的美好故事,都敌不过这现实的残酷。
无论如何,故事已成为往事。过去是一连串的"0",无法改变。未来是一连串的"?",无法预知。只有现在,只有今天,才是"1"。
阳光下,看不到人们的泪水。无声的夜里,却有许多人的哭泣。每个人都背负着自己的十字架,没有谁可以分担。唯一能做的,大概只有扬起头,等待时间将泪水风干。
至少,我们还有自己,我们还有明天。

|小舟从此过 江海寄余生|

2008/06/19

领导

做领导的好处之一,就是哪怕你把一个冷笑话说到第N遍,依然会有人笑的前仰后合。或者有时候拍脑瓜胡说,下面依然会投上敬仰崇拜的目光。此种满足感,是一般人难以抗拒的。
出来混的,早晚是要还的。享受了下面的笑脸,就要忍受上面的屁股,还要提防左右的耳目。失势后的门前冷落,滋味想来也是不好受的。
做领导也不容易啊!幸还是不幸?

|小舟从此过 江海寄余生|

2008/06/08

钓鱼

人钓鱼,鱼也在考验人,只不过彼此付出的代价不同。人付出的是时间与专注,鱼则付出的是生命。
抛下饵钩,待涟漪散去,水面恢复平静。云在池中倒影着,缓步移行。浮子漂在空中,随风轻轻摆动。注视着,开始未知的等待。
不知过了多少时间,浮子骤然下沉,提竿,感觉从鱼线上传来的求生挣扎。
退钩,上饵,抛钩,开始新的等待。
|小舟从此过 江海寄余生|

2008/06/06

端午?

今天聚餐,陪一帮外单位的屌人,喝了很多没来由的酒,说了很多没来由的话。至于真正的过节,谁在乎?
没事乱想,这个世界究竟什么是真实的?言不由衷的话太多了,真想找个安静角落,不听闻,不言说。如同带着耳塞坐在湖底,静想自己内心的事。

|小舟从此过 江海寄余生|

2008/06/03

换了手机

原来的松下手机是05年买的,电池已经不成了,充电一次只能用半个小时。一旦有重要来电,先手忙脚乱的找充电器。一直想换,但好歹凑合能用,于是总是忘记。
事先并没有在网上做功课。直接在手机店里闲逛,原则是不买山寨手机、不买国产货,功能什么的没有特别要求。这种情况,就看第一印象了。
索爱的机器太厚,不爽。摩记的满大街都是,没新鲜感。就看Nokia了,N系列的稍大,有些笨。6300太长……,
最终撞到Nokia 6120c,价格不贵,买相也不错,就他了。
回家仔细研究了一番,功能超出预期,系统竟然是S60第三版的。呵呵,这怕是市场上最便宜的智能手机了吧,虽然屏幕和键盘小了点。
既然是智能手机,自己的打造就很有必要了,首先安装软件。
1、A4输入法:词组连续输入,自造词,自学习。比自带的输入法强太多了;
2、来电通:号码归属地查询,长途自动加拨IP;
3、Opera:一流的手机浏览器;
4、MSN和Gmail的手机客户端,两种不可少的联系手段。
再就是开通gprs业务了,5元包30M流量,用来聊天和浏览网页(不含图片)足矣。
值得一提的是,手机版的Google Reader表现非常不错,功能和web版的基本一致,而且支持https安全链接。
用手机,没事可以上MSN骚扰骚扰人,用Google Reader读读文章,用邮件写写博客,貌似是不错的选择。

|小舟从此过 江海寄余生|

2008/05/24

缴纳特殊党费三千大洋

没有人认为自己缺少爱心,更不会宣称自己没有爱心。但这种划定标准摊派,直接从工资扣除的方式,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为什么组织者要强制捐款呢?一是以XX之心度XX之腹;二是为了对上邀功。第一种动机,是对俺的有罪推定,伤害了俺的自尊心(在中国还想要自尊?)。第二种动机,是对俺的利用,也是一种合法的抢劫。
只能是发发牢骚,又能怎样呢?

2008/05/21

Firefox 3.0 RC1

Firefox 3.0 RC1放出来有几天了,个人试用之后感觉不错。
  1. 网页渲染速度比Firefox 2快了许多,新的Gecko引擎果然不负众望;
  2. 脚本运行速度有显著提升,在Gmail,Google Reader中感觉明显;
  3. 网页和地址历史的搜索方便实用;
  4. 随着beta测试的结束,众多插件的跟进也比较及时,Mouse Gestures,FlashGot都有新版的了,唯一可惜的就是Google Toolbar还要等待。
与IE相比,Firefox最大的优势是安全。在这个流氓软件满天飞的时代,珍惜生命,远离IE。
推荐使用,点这里下载。

2008/05/19

我保证

对于汶川地震,我保证:
  • 一、不探讨地震灾难发生的原因,包括不讨论校舍是否属于豆腐渣工程等;
  • 二、对赈灾款物的征集和发放不进行评论;
  • 三、不对灾区官员的贪腐和渎职行为进行评论。

2008/05/15

夏五月,地大震,伤亡无算[转]

转自明宪商业评论
======================================================================

夏五月,地大震,伤亡无算,有司不能救。

何谓之大震?自西南达于东北,全国震惊,无人不知,无家不恐,是为大震。

何谓之伤亡无算?汶川十万人大县,今无恙者不过四万;绵阳埋于瓦砾下者万九千人;都江堰已死者数千,其余不论。

何谓之有司不能救?汶川去成都数百里,官兵一日一夜始达;数镇孤悬在外,道路至今不通;诸州县房屋崩塌,数十小时不能施救,人皆困死其中。有司不能救,是天灾耶?人祸耶?孔子曰: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欤?

或曰:天崩地坼,天子下席,有司亦尽力矣,何以苛责之甚?对曰:夫有司之功有二等。曲突徙薪,使火不得起,百姓不受灾,此上等之功;火既已起,焦头 烂额以救,百姓受灾浅,此下等之功。至于焦头烂额而不能救火,百姓受灾至重,此非功也,乃过也。至于十万大县一夜成灰,万人大镇才活三千,过莫大于此 矣。周任有云:“陈力就列,不能则止。”孟子问齐宣王:“四境不治则如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诸州县垮塌者以学校为多,此不可解之一;地方救灾,毫无预案,全然仰仗军队,此不可解之二;汶川自古震灾多发,明实录可见者已十余例,何以竟仍无防 备,此不可解之三;水电堤坝设施,应以极高抗震标准修建,如今亦岌岌可危,此不可解之四。政归有司,六十年矣,一旦地大震,百姓不免妻离子散、流离失所, 此同胞之所哀痛也。

又闻各地捐款鲜血,络绎不绝;志愿者纷纷而起,不远千里赴川救援。我同胞万众一心,实可表彰,然则有司职责何在?国家多难,并非自今日起,有司当戮力前行,与民平安。有一人不该死而死,即有司之责;一屋不该陷而陷,即有司之耻。天下皆静观其进展,有司勉之!

2008/05/13

关于川东地震,天灾?人祸?

本来不想说这些敏感的话题,但被CCTV的“新闻”(注意此处的引号)轰炸了几十个小时之后,忍不住说两句。

为什么垮塌的都是学校、医院,而不是政府办公楼?

同一地区的建筑,有相近的抗震级别。学校、医院的抗震级别还应该更高一些。也就是说,如果严格执行建筑抗震标准的话,垮塌的应该是政府办公楼,而不是有着成百上千的学生和关乎人命的医院。

为什么现实的结果恰恰相反呢?有人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是政治问题。建筑行业的种种黑幕,看起来是经济问题,本质还是政治问题。人人都可以痛骂黑心的建筑商,但其实如果建筑商不偷工减料降低施工标准的话,他们很难赚到钱。因为各种审批和监理验收都需要建筑商出血打通关节,降低施工标准是他们的理性选择。当然,这并不是说建筑商无罪,而是与权力的拥有者相比,他们只能算作是从犯。权力的作用,一方面可以从进口(审批)合法的“抢劫”建筑商,另一方面可以从出口(监理验收)合理的“勒索”建筑商,对于这些损失,建筑商只好将其转化为风险留给居住者了。权力攫取了大量的经济利益,留给我们的,只能是一坨一坨的“豆腐渣”工程。虽然外表光鲜,但在一场地震之后就露出了原形。当然,心知肚明的权力拥有者自然不会放松对自身府邸的安全要求,这就是办公楼屹立不倒的原因。而弱势者如学校和医院,只能祈祷老天爷开恩了。

一句话:谁叫你不幸生在中国了。

温家宝从都江堰市一所学校的废墟中捡起学生的鞋子和书包

2008/04/09

尘埃落定 偏见尤深[转]

路透新闻网的读者文章,原文在此

====================仰视的分割线====================

尘埃落定 偏见尤深


2008年 4月 8日 星期二 16:53 BJT

(本文只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路透立场)

北京读者 本草纲目

拉萨骚乱已经基本平息,西方媒体对于这件事的报导,因为奥运圣火传递的缘故,仍然是没完没了,铺天盖地。如此持久、大规模、众口一词地对一个国家进行负面报导,实属罕见。

每一家西方媒体都会坚称自己做到了平衡、中立和客观,呈现了当事各方的说法。但是,如果传播学者做内容分析的话,却一定会发现他们用来形容中国的贬义词的严重程度和出现频率高得惊人。经过这一次的教训,十三亿中国人中的一大群,大概都会对他们看待世界的态度做微妙的修正。

新闻还在进行中,说不定还有更惊人的发展,真正冷静理性的反思非得要隔了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情绪淡定下来以後才有可能,我愿意先谈几点热血冲头期间的感想:

——一切与奥运挂钩:西方媒体在之前所谓食品药品安全/产品质量、达尔富尔部族冲突、新闻自由、民主人权等议题上,对中国已经有类似表现,也都跟奥运会联系在一起。只不过这些议题中没有一个能像今天的西藏骚乱这样戏剧性,这样能煽动各个阵营的情绪。同时这件事情又离奥运会开幕这麽近。

——西方新闻标准的两面:空前的戏剧性也在中国人眼前无限放大了西方媒体的伪善、双重标准和霸道。中国网民花了很多精力去找西方媒体修改照片胡乱配图的乌龙,其实更坏的是在文章和电视解说里对事实进行剪裁拼贴。

比如他们会引用中国政府和媒体的说法,但往往在用词、语气方面不加掩饰地流露出怀疑和嘲弄的态度,并且马上用达赖方面的话来做"但语"。

他们在引用任何来自中国官方的数字和说法时往往要在後面加一句“以上说法未能经独立报导证实”,但在引用达赖喇嘛和海外流亡藏人组织的话时却不加这句话,仿佛任何流亡藏人说出来的话都必然比中国人的话可信一千倍,哪怕是用常识就能判断为假的东西。汉人、回族人的伤亡可以完全不提或者含糊其词,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却动不动就说军队对藏人进行血腥镇压,其偏颇立场一目了然。

——种族主义 vs. 民族主义:西方媒体的报导谬以千里,还执拗不认错,根源或许还是意识形态偏见和西方中心主义。今天不少西方人在对中国的意识形态偏见之下,也有种族的偏见,他们常常有一种让人很不舒服的居高临下的态度。那种傲慢,很难说不是来自种族优越感(他们可能会说自己是世界公民),但是我们有任何民族主义的情绪,在他们看来都不正当,都是偏狭愚昧和危险的,是一群可怜的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暴民,被洗脑(或者收了钱)的二十一世纪网络义和团。

——达赖喇嘛与达兰萨拉的聪明之处:西藏问题的历史和现实都错综复杂,说到底是几个大国的地缘政治、实力政治,是国家竞争,水很深很脏,不是小老百姓能够了解的。

但是达赖流亡四十九年,成功地将西藏问题国际化,很大程度上是靠了身边一群志愿或者领薪水的职业政治化妆师,他们来自西方各国,用西方通行的语言把达赖要传达的话送进西方政要和民众的耳朵里。

看达兰萨拉几个所谓官方网站、流亡政府的新闻稿、达赖的各类演说,英文都写得非常地道,专拣一些西方人爱听的、流行的、容易共鸣的议题,像"保存西藏独特的语言和文化"、"宗教自由"、"人权"、"文化灭绝"等等,来发挥。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中国的年轻人完全可以到美英法等国去学习政治传播和政治化妆术,回来用他们的游戏规则来玩媒体、公共关系和议程设置,一定不比达兰萨拉差,他们毕竟是建立在太拙劣的谎言基础上了。只可惜我们的政府在这方面技不如人。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改进一下方式 -- 比如最起码不要再用"人面兽心的豺狼"、"狗急跳?"、"茍延残喘"、"垂死挣扎"这样的文革语言批判达赖,这些都是鸡同鸭讲,图一时口舌之快,反倒伤了自己形象。

事实呢,在官方媒体的报导之外,在拉萨工作、旅游、做生意的汉族年轻人,发了很多的博客文章和照片。更打动我们的是,他们完全出自个人真实体验和感受而做出的真实反应,完全没有一些西方媒体宣称的“中国政府组织、鼓励的网络反击”的因素。

我们也读王力雄关于西藏的书和文章,相信比大部分外国记者读得多。我们也有藏族朋友,也很尊重他们的文化,对他们充满善意。迫害和压迫,至少作为个人我们没干过,作为纳税人我们还间接资助了藏人。我们要大声告诉他们:中国的年轻人,善良、受过很好的教育、耳聪目明,这一次的愤怒,不是出于无知,是出于对你们的了解。你们的谬误,才是出于无知和傲慢。

其实很多西方人在网上的笔战里替中国说话,他们母语是英文,也很博学,他们跟那些对中国抱有很深成见的人辩论,引经据典,语言和论证都比亲自上阵的中国年轻人要强很多。所以西方世界并不是铁板一块,不是一个声音,这是思想和言论自由可贵可爱的地方。即使是支持达赖的一些人,也不是没有跟他们辩论的空间,新一代的中国人应该和平、理性地跟他们去辩论,讲常理,说人情,而不是停留在解气和泄愤的水平上。

网上有一位西方朋友极力为中国在西方媒体报导中遭到的对待叫屈,他最後说了这样一句话:中国是全球舞台上的几个大男孩之一了,得长一些厚脸皮出来。美国人会关心中国、俄罗斯和古巴的媒体怎麽说他们的坏话么?

另一位西方人说,这次在网上打仗的中国年轻人让他想起《色,戒》里头的邝裕民和王佳芝们,一腔热血,天真幼稚。还真有点像,我们不认同政府的一些政策,但是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形象都赔进去。只不过我们在贡献微薄力量的过程中,多一些专业精神才好,要比邝裕民他们有长进。论战的激情平复下来之後,恐怕还得"各就各位,各安其位",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力量对比就是这样,西方媒体的强势霸权短期内无法撼动,但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每个人小小的卑微的工作,积少成多,总有扭转的一天。

同时我们也要反躬自省,国内的种种问题,特别是政治文明的进步,都需要年轻中国人谦卑扎实的努力。在国家竞争的背景下,爱国无罪,但是我们要舍弃围城心理,不能总想着这是一场全世界与我们的对决;我们仍要保持包容和开放的态度,在批评西方人的同时,我们自己也要避免汉族优越感,"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对于西藏问题和西藏历史,也应该抱着尊重的态度,去了解和认识。政府的治藏政策,不管成功还是失败的地方,也都应该开放检讨和批评。

钱穆先生讲,不能对"民族已往文化,懵无所知,而犹空呼爱国",又讲"凡其所爱,必其所知…惟知之深,故爱之切"。他在对日抗战最惨烈的年代说的这些话,感叹中国人是最缺乏国史智识的国民。这样的情形,到今天恐怕只有更糟糕。

我们真要把自己的历史搞搞清楚,把自己的根弄弄明白;对本国的历史抱一种"温情与敬意",同时也不遮丑,不避讳;这样才能知道支持什麽,反对什麽,又为什麽要有这样的支持和反对,才不会陷于过度自卑或盲目自大。

温总理常引用《诗经》里的"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中国经历过去两个世纪的苦难,相信在新一代理性、智慧的中国人手上,一定会焕发出她新的青春。(完)

自由思想的十诫[转]

自由思想的十诫

  ——伯特兰德.罗素——

  1、凡事不要抱绝对肯定的态度;

  2、不要试图隐瞒证据,因为证据最终会被暴露;

  3、不要害怕思考,因为思考总能让人有所补益;

  4、有人与你意见相左时,即使这些意见来自你的家人,也应该用争论去说服他们,而不是用权威去征服,因为靠权威取得的胜利是虚幻而自欺欺人的;

  5、不用盲目地崇拜任何权威,因为你总能找到相反的权威;

  6、不要用权力去压制你认为有害的意见,因为如果你采取压制,其实只说明你自己受到了这些意见的压制;

  7、不要为自己持独特看法而感到害怕,因为我们现在所接受的常识都曾是独特看法;

  8、与其被动地同意别人的看法,不如理智地表示反对,因为如果你信自己的智慧,那么你的异议正表明了更多的赞同;

  9、即使真相并不令人愉快,也一定要做到诚实,因为掩盖真相往往要费更大力气;

  10、不要嫉妒那些在蠢人的天堂里享受幸福的人,因为只有蠢人才以为那是幸福 。

2008/04/05

历史留给改革的时间不多了[转]

历史留给改革的时间不多了

——2008“两会”后的中国

章立凡

  自去年中共十七大以来,我已不大发表时评,今年“两会”期间也是如此。有朋友问起个中原委,我自认对中国政改“话已说尽,事无可为”;即便再言,犹若“知其不可而为之”。

变法:永远的历史悲怆


  温家宝在会议结束后的记者招待会上,引用了一句名言“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媒体上一片叫好声,我却感受到一种莫名的悲凉。以王安石自命,可谁又愿意当宋神宗?旧体制的强大惯性,会令一切革新方案变味,王安石锐意改革,最终竟搞到民不聊生,就是一个著名的悖论。

  从商鞅到王安石,从光绪到胡、赵,历代改革者的命运都是悲剧性的;体制内的非秩序更迭,在前苏联阵营及中国不乏先例,“胡温新政”会不会重蹈历史覆辙?天变(自然灾害)、祖宗(僵化的意识形态)和人言(来自左、右阵营的抨击),恰恰反映出当前政治体制改革的困境。甚至有学者断言“改革已死”,中国已进入“后改革时代”。

改革:最大敌人是自己


  1949 年的革命和社会一体化整合,消灭了传统的民间社会和地方自治,将党的管制渗入社会的每个细胞,并毫无节制地自我复制。“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由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车轮未能与经济体制改革同步,结果不但造就了势力庞大的特殊利益集团,也从官僚体制内部形成了与之配套的权力寻租机制。

  政治体制改革的悖论在于:改革阻力来自共产党内部,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目前从中央部委到省地市县乃至基层,都有各自的特殊利益,它们不仅相互博弈,也在与中南海博弈。体制内耗严重削弱了执政能力。

  今春的大雪灾,也是历年积弊的一次总爆发。《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此未有丝毫检讨,呼唤多年的“阳光法案”继续搁置,说明利益的坚冰难于打破。

  在体制内阻力重重的背景下,改革须争取人民的支持,与民间的互动尤为必要。政改应以建设公民社会为目标,既要改革也要开放,没有公民起来监督,政改就只能是一种体内循环,关门改革不会成功。

大部制:难脱尾大之局


  在君主专制时代,百姓只须供养一家一姓的政府,如果这种血酬供养超出了负担的极限,就会发生农民起义和改朝换代。当今中国是名列世界第二的重税国家,纳税人同时负担执政党和政府两套班子的运转成本,是历史形成的“中国特色”,负担比历代王朝还重。

  本次“两会”上,高调出台的“大部制”,目前只收得28-1之效,且必将继续遭到官僚体制内部的顽强抵抗。从历史上看,国务院自1951年迄今已实行了十次改革,机构编制朝三暮四、朝四暮三地循环增减。“大部制”只是行政体制改革的举措,无法替代政治体制改革。

  没有宪政监督的“大部制”,前途无非两种:一、形成更为集权的新垄断;二、像以往一样无疾而终。两者都改变不了“政令不出中南海”的尾大不掉之局。

“两会”及民主党派:有亏监督职守


  根据1949年大宪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十三条之规定,政协是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前,代行全国人大职权。《共同纲领》是共和国立国的法理依据,但自1954年至今,全国人大代表的产生方式仍是“遴选”,显然有悖建国共识。当今政协也是一个地位很奇特的机构:号称统一战线组织,既是政权的一部分,又不是权力机构,究竟是“org”还是“gov”?半个世纪以来,人大、政协尸位素餐,未对政府实现有效监督,显然有亏职守。

  今年“两会”期间,某些民主党派领导人会见记者时牙牙学语,称中国不能搞多党竞选、三权分立、两院制,实在是数典忘祖。民主党派创建时的理想,是反对一党专政,实行民主宪政,与中共合作也是基于此种共识。历经多年改造后,其政党特征早已消失,只是作为附庸延续至今。既然不讲民主,又何必自称民主党派?当前若搞全民直选,估计中共还能挟政治资源当选,但花瓶恐怕无以为生。

民主宪政:一张未兑现的支票


  常有人将中国社会与清末类比,将改革开放比拟洋务运动,把胡赵下台比做戊戌变法失败。当今的内外环境,与一个世纪前明显不同,但也确有某些相似之处。观看今年的“两会”风景,不免又令人想起“预备立宪”和“皇族内阁”。

  我一直将中国的近代史视为一场改良与革命的赛跑,在清末的大赛场上,最终革命跑到了前头,改良的一切设计,在武昌起义枪声响起后成了废纸。

  中共的民主宪政承诺,是抗战结束前开出的远期支票,超过一个甲子仍未兑现。当今中国社会缺乏诚信,要从毛泽东开始问责。邓小平在80年代提出的政治体制改革,在“8964”事件后被长期搁置;有中共元老声称政权是2000千万人流血牺牲换来的,显然是一种血酬史观,没有跳出王朝更迭的周期律。

  赢家通吃不可能永远持续。君主立宪设计的高明之处,是在承认“万世一系”的前提下,用宪法限制君主权力,改为依法永享血酬。近年所谓“党主立宪”之说,也是主流学者为维系一党执政地位所做的政治设计。

突发事件: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曾经提出过一个观点:腐败也是一种历史动力。解体是从内生腐败开始的,当腐熟到一定程度,偶然的外力触发,也可能导致突然的崩溃。

  中共在野时是革命党,也是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的党;而现在最不能接受的,恐怕就是革命和共产。近年执政党内有“不反腐要亡国,反腐会亡党”的深忧,没有民意选举的背书,现政权的合法性主要靠经济增长维系,一旦经济崩溃,合法性就不复存在。而腐败恰恰是寄生于经济命脉上的血瘤,伴随着宿主的成长而无限膨胀,现已到达危险的临界点。

  以2008初春的天灾为起点,物价飞涨,股市狂跌,“胡温新政”进入了高风险时期。“两会”期间出现了突发事件,而危机处理机制却僵化如故,唤起了国人对十九年前历史悲剧的沉痛回忆。

   机构可改政治不改,内部小改外不开放,政治体制改革仍在螺丝壳里做道场。按中共智库人物提出的时间表,全民直选要到2040年才能实现。可是历史的进程,往往不以个人或团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渐进式的理性改革前景迷茫,体制在权力与财富的欲海中沉浮,台湾大选的话题持续发酵,毛泽东的幽灵四处游荡;历史留给政改的时间,恐怕不多了……

2008年3月22日 北京风雨读书楼    

2008/03/26

烦心的工作,让你的细胞里总是充斥着疲倦的垃圾。
休息和睡眠都对此无能为力,不能把那些疲倦从细胞里挤出。
保证了睡眠的时间,却总是半梦半醒,眼窝一直没有放松的感觉。

该死,到四月中旬总该有轻松了吧。

2008/03/22

匆匆

时光匆匆 与我何干 我们害怕的只是变化

曾经单纯的已婚男应付着学业 还要和红颜知己周旋 焦头烂额
惨绿少年握着手机 倚着墙壁仰望天花板 他MM发来了分手的短信
乐天女结束了感情长跑 终点不是相濡以沫 而是相忘与江湖

行色匆匆 太快了 一切都太快了

2008/01/28

回家了

散散乱乱的在单位待了小半年。
没有忙碌,也没有激动,也许应该整理一下了。
回上海休假,一个半月。
或许时间有些长,老爸老妈到最后不要烦我才好。

2008/01/05

夜未央

曲:谭咏麟 词:娃娃

轻轻踏在月光里
好象走在你的心事里
那年黯然离别后
再也没有人与我同饮
飞花轻似雾 奈何风吹起
终究如烟纷飞东西
细雨细如愁
忘了看个清楚
你眼中默默深情
雨中路遥遥 梦里风萧萧
仿佛中你在微笑
漫漫长夜里 梦醒得太早
想起我轻狂的年少
无声又无息 花落了满地
只留下芬芳依稀
蓦然再回首 梦还是一样
为你等在夜未央
不知风寒